肠道息肉病理性检查,是在肠镜下取部分息肉样本,进行病理检查,可在显微镜下观察。一般包括肿瘤性息肉与非肿瘤性息肉,非肿瘤性息肉包括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错构瘤性息肉与幼年性息肉等。肠道息肉病理性表现,需要根据息肉类型进行判断。
1、肿瘤性息肉:一般为腺瘤性息肉,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以青壮年为主。通常体积较小,表面光滑,生长缓慢,多数病人无明显临床症状,较大的息肉可引起出血、肠套叠、腹痛、腹泻、排便习惯及性状改变等症状。可通过肿瘤标志物和影像学检查,来大致判断肿瘤性质,但不能完全依赖病理学检查;
2、炎性息肉:大多是因炎症反应引起的局部黏膜增生,较为常见,炎性息肉多体积较小,病人多无明显临床症状,较大的炎性息肉可引起局部梗阻,病人可表现为腹痛、腹泻、腹胀等症状;
3、增生性息肉:通常体积较小,病人多无明显临床症状,较大的增生性息肉可引起局部梗阻,病人可表现为腹痛、腹胀、排便习惯改变,严重时可出现腹部包块,一般通过电子肠镜检查即可明确诊断;
4、错构瘤性息肉:属于肠道良性病变,较为少见,一般发生于幼年性息肉,多在十岁以后出现,且逐渐增大。通常在靠近肠道的黏膜位置有单个或多个息肉,且质地较软,表面光滑,呈灰白色,粗糙或呈细颗粒状,有时表面有油脂,可通过电子肠镜或纤维结肠镜检查进行明确;
5、幼年性息肉:较为少见,一般发生于成人,且在十岁以前,幼年性息肉的体积较小,数量也较多,可表现为肠道多发性息肉病。
此外,对于肿瘤性息肉,还可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以及免疫组化检查等。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