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姜海平教授谈临床营养支持

2011-10-10 01:36:0039健康网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临床营养支持发展迅速,仍有许多普通患者还是对此一知半解。哪些病人需要临床营养支持?临床营养支持在患者住院过程中有何意义?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华侨医院)胃肠外科主任姜海平教授会为我们一一解答。

  在住院病人中,三成以上患者需要营养支持。临床营养治疗与麻醉技术、抗生素应用、器官移植和微创技术,被视为上世纪临床医学发展的五大重要事件。随着知识的增长与物质条件的改进,营养支持的作用与范围均有所扩大。在临床营养支持中,通过中心静脉导管进行营养补充的方法,是完全胃肠外营养的必须途经。为了方便和规范患者对导管的日常维护,不少医院开设了静脉导管护理门诊。尽管临床营养支持发展迅速,仍有许多普通患者还是对此一知半解。对此,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华侨医院)胃肠外科主任姜海平教授会为我们解答对于临床营养支持的一些疑惑。

  专家介绍:姜海平,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华侨医院)胃肠外科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广东省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分会外科营养学组组长、广东省医学会胃肠外科分会委员、广东省结直肠外科学会委员、广东省抗癌协会胰腺癌专业委员、广东省继教委学科组委员、广州抗癌协会肿瘤营养支持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华实验外科杂志》特约编辑、《岭南现代临床外科》杂志编委。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姜海平教授谈临床营养支持

  什么是临床营养支持?包括哪些方面?

  据姜海平教授介绍,临床营养支持是指经口、胃肠道或肠外途径为患者提供较全面的营养素。包括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两种营养支持方式。肠内营养是指经消化道给予营养素,肠内营养的方法有口服法和管饲法。肠外营养是为无法经胃肠道摄取营养物或摄取的营养物不能满足自身代谢需要的患者,经静脉给予氨基酸、糖类、脂肪等营养素,以抑制分解代谢、促进合成代谢并维持蛋白质的功能。所有营养素完全经肠外获得的营养支持方式称为胃肠道外全面营养。营养支持绝非急诊处理措施,应该在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才按适应证指南和使用规范进行。

  我国临床营养支持的现状如何?

  “我国临床营养事业取得了一系列骄人的成绩,但仍面对着重重的挑战。”姜海平教授说,临床营养支持曾被视作可有可无,如今,临床营养科已经由隶属医院后勤部门的辅助科室变为临床核心科室。临床营养支持的应用与实施已由大城市、大医院走向小城镇、小医院。尽管如此,我国临床营养支持事业仍面临着困难与挑战。比如:我国临床营养事业呈现出明显的地区、城乡、科室差异;营养支持的实施受医生主观意识影响较大,因此我国临床营养支持现状的一个特点是应用不足与应用过度并存;医学营养教育没有得到医学院校的应有重视。

  临床营养小组的人员构成如何?是一支怎样的队伍?

  姜海平教授向我们介绍说,营养支持小组是一个专业的团队。由临床医师、营养师、药剂师和护士多学科人员组成,必要时还可以包括社会工作者和健康管理人员。实践证明,营养支持小组通过对住院病人进行合理正确的膳食调理、肠道及静脉营养支持,加强或改善住院病人的营养状况,会对各科病人的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效果产生积极影响。可以说,营养支持小组目前已成为临床营养支持中一支不可低估的“快速反应部队”。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姜海平主任医师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普通外科(微创外科中心),胃肠外科

1982年毕业于湘雅医学院,现任大外科副主任、博士、硕士生导师。从事普外科及胃肠外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20多年,在胃肠外科、胰腺外科、甲状腺外科和临床营养支持领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擅长胃肠胰、肛肠疾病、疝气、甲状腺疾病和各种疾病导致的营养不良的诊治;长期指导医学院本科生、研究生和进修生,承担广东省医学科学科研项目;主持国家级医学继续教育项目;主编卫生部医学教材《腹外疝》、《外科营养》等专著。

特别策划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